◎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就业形势也不好,评论人士提出没有就业的复苏的质疑。
特别是加快建立全国统筹的社保体系,比较好地解决农民工社保关系的省际转续,为未来社会稳定奠定基础。总的来说,出口和资讯两个渠道扩散着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影响,使经济长期赖以增长的两个循环都受到很大阻尼。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两个渠道传导的。滞的原因在于实体经济缺乏增长点和实际需求不足,胀的原因在于流动性相对于实体经济需求而言大量潜在过剩。连续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金融机构累计下调2个百分点,中小型金融机构累计下调4个百分点,共释放流动性约8000亿元,使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大幅增加。如果主要国家共同推动自由贸易,对中国和世界的增长都是福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世界仍处于不太清醒并不断受到新一轮震动的困迷之中。
*本文节选自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提供的背景报告。除了无奈的国内政治压力外,在理论方面准确定义国际经济失衡现象是要点所在,如果把世界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把大国的储蓄和消费差异以及生产率差异视为国际经济生态系统结构性调整的动力,各国在全球化过程中会逐步受益,贸易保护主义就会失去基础,但如果从过时的国别经济角度认识今天的全球化趋势,追求不可能实现的国别贸易收支平衡和重温旧日的梦想,则世界将被迫出现短暂后退,世界在建立新的国际金融秩序方面受到影响。刚才李剑阁先生问了马丁先生一个问题,人民币汇率的跌幅跟国际上很多货币比较起来,并没有那么大,但是大家非常担心,我觉得最主要的不是担心它的幅度,而是刚才像诸位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一个是你未来的方向,一个是你的机制。
我们更担心的是全球过度依赖货币政策而积累的金融风险,所以我对全球的金融形势来说,我是谨慎乐观,担忧很多。其实去杠杆应该发展的是股本融资,对于政府的债务,中国来说,中国政府的债务率比其他国家的政府有一定的余地,但我并不是主张更多的发展政府的债务,而是发展直接融资,把我们的资本市场发展的好一些。而且我非常担心黄金和货币脱钩之后,现在全球的信用膨胀,未来不知道会带来什么样的风险。而对于一些套利资本来说,还是有利可图的,所以我的结论就是要加快各国结构性改革,调整经济供需结构,引导实体经济发展。
第二点,大家看到外汇储备大量减少,大家感到担心。因为人民币贬值了,有些人他认为有贬值的趋势,所以买了美元,大量的归还了美元的债务,而且我们居民还有企业持有美元的欲望也在上升,这是最大头。
美国的利率现在升息,大家感觉今年再升息的机会不是很多了,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完全放开利率,让它自由化,之前应该做好准备。中国央行其实就采取了一个措施,收紧境外人民币的头寸,加大投机资本的成本。我想试着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首先中国的经济应该更加开放,能够和世界更多的融合,是大家的期望,也是中国改革的方向。我们应该增强对中国经济和人民币的信心,什么叫风险?风险是不确定性,还有一种风险,有问题而看不到问题。
我想这些人出于非经济原因转移资产的人能够看到中国改革的成果,能够看到我们切实地保护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体的话,这种转移资产也会减少。我们从3000多亿一下子就到了3万多亿,这个正是各国批评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一个表现。我想中国政府现在是看到了问题,面对问题,我想只要我们能够凝聚共识,一分任务,九分落实,把我们提出的改革措施真落到实处,中国经济会有比较好的未来。如果不在改革方面,不在实体经济的改革方面下大功夫,大家眼睛成天盯着中央银行,看各国央行出什么政策,我认为世界经济是没有希望的。
大家从这张表中可以看出来,中国在整体债务率上并不是突出的高,应该说是一个中等偏上的水平。中国政府看到了问题,面对问题,就能解决问题。
还有一部分就是投机的,就是套利。(完) 文章来源:清华金融评论2016年3月20日 进入专题: 系统性金融风险 中国经济基本面 。
这一张表是今年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5年报告当中所披露的2013年的全球债务的情况。首先,中国的债务率并不严重,结构优化后,风险不大,应该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我们知道国际上都在担心中国的债务率,都说中国债务率很高。不管怎么说,中国还有3万多亿呢,再大幅度减少的可能性不大了。我认为现在我们很多国家在结构性调整方面实质性的动作并不多,所以实体经济难以出现良性的发展。金融业确实回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道路上去,不要玩过多的套利交易,产生那么多的金融泡沫。
中国政府这次提出了结构性改革,要在供应侧来加大改革力度,其实是要解决实体经济的供需平衡问题。我想这个措施非常好地稳定了市场,这是第二块,这个只有通过利率,经济的手段来解决。
第三个意思,和周小川行长G20会议上强调的一点,全球政府和经济体都更加依赖货币政策,这不是一个好的现象,需要引起全球的注意,需要各国政府的协调行动。大家从这张表上完全可以看出来,中国和全球的主要国家,和OECD平均水平来说,中国的银行业是好的。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我们可以做整体债务结构的调整,发展资本市场,特别是中国居民的债务率并不高。吴晓灵:谢谢你的提问。
我想问吴行长,能不能对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谢谢。处置金融产品信用风险,打破刚性兑付,我认为中国能够很好地来化解金融风险。第二种方式,现在目前是一个绝佳的时机,因为第一个,中国现在目前整个经济状况基本面还是能够可控,另外一个就是外汇储备现在相当多。我想去年推出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就是在进一步的推进中国汇率的市场化,而且在一个市场化的环境当中,汇率的波动是正常的。
二是中国高债务率是否可持续,三是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率和企业债券的信用风险。以下为提问环节: 主持人(李剑阁):结合刚才这个汇率的问题,大家比较担心的问题是因为波动之后,大概有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外汇由原来的四万亿降到了3.3、3.2左右,相对快,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发现海外很多经济学家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不同的完全截然不同的药方。
第二个给我们的信息,中国的债务水平比较高,但是在全球不是最高的,还属于比较正常偏高的情况。这些风险客观存在,但应对得当,不会出现系统性的风险。
但是中国的债务结构并不是特别好,主要是企业债务比较高。第三块,确实是存在着有一些人心理上的障碍,就觉得我的资产能不能很好地得到保护?所以有些人出于这样的目的,也有向海外转移资产这样一种举动。
其实吴晓灵女士您也提到中国的债务率不是特别特别高,以后是不是会考虑更多的利用财政政策,而不是用货币政策来支撑像中国的房地产行业? 吴晓灵:我刚才讲到的那张表,中国整体的债务率在全球不是最高的,是中等偏上一点。第二,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尽管大家很担心,但是大家看这张表,中国银行业的状况好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有一种看法,因为这是一个比较突然的,而且是一个比较急剧的变化,所以应该把资本账户冻结,稳定汇率,这是第一种。第三,中国经济基本面在全球是比较好的。
从这点上来说,市场尽可放心,中国政府还有中国央行要让人民币汇率更加符合市场的供求,这个改革方向是不会变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面临着很多的金融风险,但是通过我们的改革,我们已经把中国的银行业在全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我们到了4万多亿,调整稍微降低一点,全球又在担心。第四个问题,国际金融面临的问题是过度运用货币政策,持续的量化宽松,负利率政策,对国际金融的扰动,负利率无助于实体经济,有可能增加投资资本的套利行为
以下为文字实录: 当前中国经济金融形势令国际担忧的是以下几点:一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外溢效应。刚才李剑阁先生问了马丁先生一个问题,人民币汇率的跌幅跟国际上很多货币比较起来,并没有那么大,但是大家非常担心,我觉得最主要的不是担心它的幅度,而是刚才像诸位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一个是你未来的方向,一个是你的机制。
本文地址: http://one.zhutima.com/?id=24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2025-04-05 17:07天狐定制
2025-04-05 17:01天狐定制
2025-04-05 17:00天狐定制
2025-04-05 16:58天狐定制
2025-04-05 16:42天狐定制
2025-04-05 16:21天狐定制
2025-04-05 16:19天狐定制
2025-04-05 15:48天狐定制
2025-04-05 15:20天狐定制
2025-04-05 15:10天狐定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